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发那科机器人配件(中国)服务中心    

发那科机器人配件、模块、伺服电机

网站公告
发那科示教器、驱动器、伺服电机、通讯板卡,各型号齐全!
站内搜索
 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FANUC的输入输出信号不够,可以通过CCLINK连接PLC来扩展IO吗?
新闻中心
FANUC的输入输出信号不够,可以通过CCLINK连接PLC来扩展IO吗?
发布时间:2025-11-15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FANUC 系统的输入输出(I/O)信号不够时,可以通过 CC-link 总线连接外部 PLC(如三菱 FX5、Q 系列等)来扩展 I/O,这是工业现场常用的扩展方案。利用 CC-link 的高传输速率和多节点支持,可实现 FANUC 系统与外部 PLC 的高效数据交互,从而扩展 I/O 点数。以下是具体实现逻辑和关键步骤:

一、方案可行性与优势

  1. CC-link 的兼容性FANUC 系统(如 0i-F、31i-B 等)通常支持 CC-link 通讯功能(部分型号需配备专用 CC-link 接口模块,如 A02B-0309-B500),而三菱 PLC(主流型号)原生支持 CC-link 主站 / 从站功能,两者可通过 CC-link 总线无缝对接。

  2. 扩展原理

    • FANUC 系统作为 CC-link 的从站(或主站,根据配置),外部 PLC 作为主站(或从站),通过 CC-link 总线交换数据。

    • 外部 PLC 的 I/O 点(如输入 X、输出 Y)可通过 CC-link 映射到 FANUC 系统的 “外部 I/O 信号”(如 F 地址、G 地址),实现信号扩展。

  3. 优势

    • 扩展点数多:CC-link 最多支持 64 个从站,单个 PLC 可扩展上千点 I/O(如三菱 Q 系列搭配 CC-link 模块,单模块支持 256 点输入 + 256 点输出);

    • 实时性强:传输速率最高 10Mbps,满足机床高频信号交互需求;

    • 布线简洁:替代传统点对点接线,减少电缆数量。

二、硬件配置要求

  1. FANUC 系统端

    • 需配备 CC-link 接口模块(如针对 0i-F 系统的 A02B-0309-B500,支持 CC-link 从站功能);

    • 确认系统软件版本支持 CC-link(可通过 FANUC PMC 参数或系统诊断页面查看)。

  2. 外部 PLC 端

    • 选择支持 CC-link 主站功能的 PLC(如三菱 Q 系列 + QJ71C24N-R2 主站模块,或 FX5 系列 + FX5-CCL-MS 主站模块);

    • 根据扩展需求配置 I/O 模块(如三菱 QX40 输入模块、QY40 输出模块)。

  3. 总线连接

    • 采用 CC-link 专用屏蔽双绞线(如 0.75mm² 2 芯屏蔽线),按 “DA”“DB” 差分信号接线(主站与从站的 DA 接 DA,DB 接 DB);

    • 总线两端需接终端电阻(通常模块内置,通过拨码开关启用),屏蔽层单端接地。

三、关键参数配置步骤

1. 外部 PLC(主站)配置(以三菱 Q 系列为例)

  • 步骤 1:设置 CC-link 主站参数在 GX Works2 软件中配置 QJ71C24N-R2 模块:

    • 设定站号(主站固定为 0)、传输速率(如 10Mbps)、从站数量(包含 FANUC 系统在内的总从站数);

    • 分配 “远程输入(RX)” 和 “远程输出(RY)” 地址:将 FANUC 需要的扩展输入信号映射到 RX 区,扩展输出信号映射到 RY 区(如 RX0~RX15 对应 16 点输入,RY0~RY15 对应 16 点输出)。

  • 步骤 2:关联 PLC 本地 I/O 与 CC-link 远程 I/O通过 PLC 程序将本地输入 X(如 X0~X17)映射到远程输出 RY(发送给 FANUC),将远程输入 RX(来自 FANUC)映射到本地输出 Y(控制外部设备),实现信号中转。

2. FANUC 系统(从站)配置

  • 步骤 1:设置 CC-link 从站参数进入 FANUC 系统的【PMC 参数】→【I/O link 设置】:

    • 例如:将 CC-link 主站发送的 RY0~RY15 映射到 FANUC 的 G100~G115(FANUC 的外部输入信号);

    • 将 FANUC 的 F100~F115(外部输出信号)映射到 CC-link 的 RX0~RX15(发送给主站)。

    • 设定 CC-link 从站号(如 1,需与主站配置一致)、传输速率(与主站相同);

    • 分配 FANUC 的 “外部输入(F 地址)” 和 “外部输出(G 地址)” 与 CC-link 的映射关系:

  • 步骤 2:PMC 程序中使用扩展信号在 FANUC 的 PMC(梯形图)程序中,直接调用映射后的 F/G 地址(如用 G100 作为扩展输入信号,F100 作为扩展输出信号),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逻辑控制。

四、调试与验证

  1. 通讯测试

    • 接通电源后,检查 CC-link 主站和从站的指示灯(如三菱主站的 “RUN” 灯常亮,“ERROR” 灯熄灭;FANUC 的 CC-link 模块指示灯正常);

    • 通过主站软件(如 GX Works2 的 “CC-link 诊断”)确认总线通讯状态,确保无错误代码(如 E540 为通讯异常)。

  2. 信号交互测试

    • 在外部 PLC 侧强制本地输入 X0 为 ON,观察 FANUC 的 G100 是否同步为 ON(扩展输入有效);

    • 在 FANUC 侧通过 PMC 强制 F100 为 ON,观察 PLC 的 RX0 和本地输出 Y0 是否同步为 ON(扩展输出有效)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  1. 信号映射范围FANUC 的 F/G 地址有固定范围(如 0i-F 系统 F 地址最大为 F1023,G 地址最大为 G1023),需合理分配映射地址,避免与系统原有 I/O 冲突。

  2. 传输延迟CC-link 存在毫秒级传输延迟(与速率和节点数相关),对高频响应信号(如急停)建议保留原生 I/O,扩展信号用于非实时性控制(如辅助设备启停)。

  3. 冗余设计若需高可靠性,可采用 CC-link/LT(轻量化)或 CC-link IE Field(以太网),但需设备支持对应协议。

总结

通过 CC-link 连接外部 PLC 扩展 FANUC 的 I/O 是可行且高效的方案,核心是通过硬件模块搭建总线连接,配置主从站参数实现信号映射,最终在 FANUC 的 PMC 程序中调用扩展信号。此方案适用于中大型机床或生产线的 I/O 扩展需求,兼顾灵活性和实时性。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3175557688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