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发那科机器人配件(中国)服务中心    

发那科机器人配件、模块、伺服电机

网站公告
发那科示教器、驱动器、伺服电机、通讯板卡,各型号齐全!
站内搜索
 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多台机器人和PLC联调时,如何保证程序逻辑的兼容性?
新闻中心
多台机器人和PLC联调时,如何保证程序逻辑的兼容性?
发布时间:2025-10-2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这个洞察很敏锐,程序逻辑兼容性是多设备联调的核心难点,直接决定了系统能否协同运转。保证兼容性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逻辑交互规则,提前规避信号冲突和时序矛盾,从设计到测试全流程把控。

一、前期设计:统一 “语言” 是基础

在编写 PLC 和机器人程序前,需明确统一的交互标准,避免后期因规则不统一导致逻辑冲突。

  1. 制定信号交互规范

    • 明确信号类型定义,例如用 “1” 表示 “允许 / 完成”、“0” 表示 “禁止 / 未完成”,且所有设备(PLC + 机器人)必须遵循同一规则。

    • 划分信号优先级,安全信号(急停、安全门)优先级最高,其次是控制信号(启动、停止),最后是状态反馈信号(运行中、故障),确保高优先级信号能强制打断低优先级动作。

  2. 统一时序逻辑框架

    • 预设 “请求 - 允许 - 执行 - 反馈” 的标准时序流程,例如机器人需先发送 “取料请求” 信号,待 PLC 返回 “允许取料” 信号后,才能执行取料动作,动作完成后再发送 “取料完成” 信号。

    • 为每个信号设置超时机制,例如机器人发送请求后,若 5 秒内未收到 PLC 允许信号,自动报 “通讯超时” 并停止动作,避免程序陷入无限等待。

二、程序编写:规避冲突是关键

在 PLC 和机器人程序编写阶段,需针对性加入防冲突逻辑,确保多设备动作互不干扰。

  1. PLC 程序:强化 “统筹与互锁”

    • 对多机器人共用的资源(如输送带、夹具、工位),添加 “互锁逻辑”。例如当机器人 A 占用工位 1 时,PLC 锁定工位 1 的控制信号,禁止机器人 B 向该工位发送动作请求。

    • 采用 “模块化编程”,将不同机器人的控制逻辑拆分为独立模块(如 “机器人 1 控制模块”“机器人 2 控制模块”),模块间通过统一的信号接口交互,避免程序混乱。

  2. 机器人程序:明确 “条件与边界”

    • 每个机器人动作前,必须加入 “PLC 信号判断” 条件。例如机器人执行 “放料” 动作前,需同时检测 “PLC 允许放料”“目标工位空闲” 两个信号,缺一不可,防止误动作。

    • 限定机器人的动作范围和信号交互权限,例如机器人 A 仅能接收和发送与自身相关的信号(如 ROBOT1_READY、ROBOT1_FINISH),无法操作其他机器人的控制信号。

三、联调测试:验证兼容是保障

通过分阶段、分场景的测试,逐步验证程序逻辑的兼容性,提前发现并解决隐藏问题。

  1. 单设备逻辑自验

    • 先单独运行 PLC 程序,模拟各机器人发送的信号(如通过 PLC 编程软件强制置位 “ROBOT1_START”),检查 PLC 是否能正确输出允许信号和状态反馈,确保 PLC 逻辑无漏洞。

    • 单独运行机器人程序,模拟 PLC 发送的控制信号(如通过机器人示教器模拟 “PLC_START”),检查机器人是否能按预设逻辑执行动作,动作完成后是否能正确发送反馈信号。

  2. 多设备协同测试

    • 先进行 “两两联调”,例如 PLC + 机器人 1、PLC + 机器人 2,分别验证每组设备的信号交互和逻辑衔接,排除单一机器人与 PLC 的兼容性问题。

    • 再进行 “全系统联调”,模拟实际生产中的多机器人协同场景(如机器人 1 取料、机器人 2 放料),重点测试资源竞争、动作衔接的逻辑,观察是否出现信号冲突或动作卡顿。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3175557688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