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,移动复合机器人领域涌现出诸多优秀厂商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、汽车制造、仓储物流、3C电子、能源、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,以下为具体介绍:
一、优秀厂商
新松机器人
技术亮点:新松是国内最早探索复合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企业之一,其产品采用激光SLAM导航技术,停车定位精度达±10mm,机械臂末端配备3D视觉补偿,定位精度±0.5mm,适用于洁净环境(Class 100)。
应用案例:在某半导体企业项目中,新松复合机器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,减少车间人员约80%,搬运次数显著优化,作业准确率提升200%。
优艾智合
技术亮点:基于精密制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,优艾智合的复合移动机器人支持视觉定位精度±1mm,高频次转运需求下节拍严苛,震动运输状态振动均值远小于0.1G。
应用案例:在某全球领先半导体晶圆厂中,3台优艾智合晶圆盒搬运机器人实现8储位料位智能化管理,提升电子料架利用率66%,减少操作员30%无效行走。
遨博智能
技术亮点:遨博智能的i系列复合机器人核心部件全自研,成本可控程度高,ARCS操作系统支持多语言编程,1日内完成调试,集成移动底盘与机械臂,适配物流分拣场景。
应用案例:在半导体晶圆搬运、乳制品检测实验室自动化等领域,遨博智能复合机器人实现高精度作业,提升生产效率。
坤达自动化
技术亮点:坤达移动复合机器人构建了覆盖感知、决策、执行全链路的AI技术闭环,多模态视觉融合系统实现工件识别精度≥99.8%,位姿估计误差<0.5mm。
应用案例:在某新能源车企中,坤达系统实现产线柔性化水平提升70%,年产能增加12万辆;在某电商仓储中心,分拣错误率从2%降至0.1%,人力成本减少60%。
珞石机器人
技术亮点:珞石CMR系列复合机器人融合柔性协作机器人、移动底盘、2D/3D视觉及末端工具优势,机械臂高动态力控能力配合2D视觉补偿,末端精度满足±0.5mm。
应用案例:在光学设备加工机上下料场景中,1台复合机器人同时服务12台机床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;在3D打印机上下料场景中,5台复合机器人协同配合,24小时运行,生产效率提升40%以上。
飒智智能
技术亮点:飒智智能移动操作复合机器人具备开源开放操作系统,无缝连接CNC设备及工厂MES、ERP、WMS等数字化管理系统,支持多机器人协作控制、拥堵预测及运力调度。
应用案例:在某精密制造企业大型工厂中,30台移动操作复合机器人对应管理1000台CNC设备,无人值守进行高精度上下料,单班员工减少60人以上,单用工成本减少600万以上,一年半内快速回本。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
半导体行业
应用场景:晶圆盒搬运、SMIF POD上下机台任务、物料自动转运等。
技术要求:高精度定位(±0.5mm)、洁净环境作业(Class 100)、低震动运输(振动均值<0.1G)、多储位料位智能化管理(8储位)。
效益提升:减少人工搬运辐射伤害风险,提升良品率,降低50%震动风险,提高空间利用率66%。
汽车制造行业
应用场景:柔性化生产线革命、视觉引导柔性装配、AGV动态物流等。
技术要求:快速换型(10分钟)、动态路径规划、物流效率提升35%。
效益提升:产线柔性化水平提升70%,年产能增加12万辆。
仓储物流行业
应用场景:智能化无人仓升级、智能拣选-搬运一体化、动态路径博弈等。
技术要求:高精度视觉识别货品SKU、GNN预测其他机器人运动意图、避免高峰期通道拥堵。
效益提升:分拣错误率从2%降至0.1%,人力成本减少60%,仓库吞吐量提升50%。
3C电子行业
应用场景:精密制造提质增效、亚毫米级抓取、数字孪生预演等。
技术要求:无尘环境下0.05mm重复定位精度、虚拟仿真环境预训练机器人动作。
效益提升:良品率从92%提升至98.5%,设备稼动率超90%。
能源行业
应用场景:光伏组件码垛、金属加工等。
技术要求:模块化设计、关节快速更换、激光集成支持高精度切割与焊接。
效益提升:降低79%维护成本,实现0.1mm误差补偿。
教育科研行业
应用场景:机器人课题研究、激光SLAM导航及机械臂目标抓取技术探索等。
技术要求:软硬件高度开源、灵活扩展各类机械臂、执行器和传感器。
效益提升:为教学场景提供极大便利和灵活性,培养优秀青年人才。